大家好,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。黎族代表性的舞蹈,原来这是黎族的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 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,黎语称“转刹”、“太刹”。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区,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习俗。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。黎语"转刹",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,系黎族古代人在死时用于护尸、赶走野兽、压惊及祭祖的一种丧葬舞
2、 2006年5月20日,黎族打柴舞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一、打柴舞历史渊源:: 黎族民间传说,建茅屋时,竹竿不断从屋顶滑下,人们为避免打脚碰头刺脸,便不断地跳呀跃啊。这情形颇具趣味,就逐渐模仿和改进,便形成了“跳柴舞”。
3、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,黎语称“转刹”、“太刹”。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区,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习俗。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。黎语“转刹”,起源于古崖州,今三亚市黎族丧葬活动,系黎族古代人在死时用于护尸、赶走野兽、压惊及祭祖的一种丧葬舞。
4、 当代黎族村寨有一丧法叫“旱赛”,即人死后入殓,停棺12天、24天、一个月不等时间,然后入土。在停棺“旱赛”期间,丧家及周村相关男女老少每天晚上都要到丧家跳打柴舞。
5、 清代《崖州志》对这一习俗作了记载:“丧葬。贫曰吃茶,富曰作八,诸心以牛羊低灯鼓吹束奠。作八,心分花木,跳击杵”。“跳击杵”则指跳打柴舞这是如今所见的唯一记载黎族舞蹈的古代文献。
二、打柴舞传承意义:: 由于打柴舞道具、节奏、跳法的特殊性和具有极强的娱乐、竞技成份,打柴舞很快传遍整个海南黎族地区,成为黎族著名的舞种。
本文黎族代表性的舞蹈,原来这是黎族的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